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萍乡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现有正式党员37人、预备党员1人,其中博士、教授27人,占71%。近年来,党支部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党建“双融双育”,构建党建引领人才“三链”模式,汇聚人才发展合力,赋能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支部获评江西省首批高校党建样板支部。支部党员先后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西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井冈学者等称号。
一、聚焦培育链,创新人才培养
党支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党支部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三联系”为抓手,不断加强学生思想引领,通过“师徒结对”方式组建师生科研团队12个、学科竞赛团队6个,让学生在攻克科研难题的过程中锤炼品质、磨练意志。教书育人深耕作,自有硕果结累累。两年来,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超30%,30余名学生在Inorganic Chemistry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励74项百余人次,其中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奖10项,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4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学技术作品竞赛获奖7项。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1级赵娣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张亚婷等3名毕业生前往甘肃民勤开展防风治沙志愿服务,受到广泛关注,被学习强国、江西日报等媒体转载宣传。
部分学生省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获奖
二、激发融合链,提升科研水平
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统领,谋划党建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抓党建促发展,依托学科专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为单位建立了3个党小组,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贺光华发挥“头雁”作用,带领支部党员郭新爽、李石庚等党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真抓实干,以推进电瓷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书记领航”工程,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电瓷产业学院成功立项江西省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重点项目并被江西省教育厅官网推介为典型案例。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资深教授“传帮带”带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上台阶。党员教师论文发表、课题项目申报、专利申报“量质双升”。近两年,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党员教师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3篇(其中第一署名单位10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8项;获批各类课题、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党员教师与萍乡当地企业签订多项横向项目,累计金额达近200万元。支部党员王献忠教授获2022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于琴琴博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廖建珍博士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于琴琴博士、柯华博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王献忠教授获得2022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项目名称《整体蜂窝型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
三、服务产业链,助力社会发展
人才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更是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支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响应学校组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团和服务地方经济“四主工程”的号召,在助力萍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当“排头兵”“主力军”。党支部分4个批次先后派出郭松林、曾慧慧、王磊等11名党员参加萍乡学院高层次人才服务团,进驻湘东区、芦溪县、莲花县和安源区挂(兼)职,为企业提供国际行标研制、数字产业研究等多元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相关同志在挂职锻炼期间主持完成《萍乡市节能环保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湘东区节能环保产业结构研究》等课题,在推动地方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了萍乡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为拓源实业有限公司、中材锂膜等众多本土企业提供测试服务。支部党员曾慧慧博士、秦梦黎博士入选江西省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国资委联合公布的“科技副总”名单。支部党员王献忠教授、秦梦黎博士等同志被萍乡市科技局、安源区、湘东区、芦溪县等多家政府机构聘为咨询专家、规划专家和品牌顾问。党支部为萍乡市节能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助力萍乡市节能环保产业联盟成立,为加快萍乡节能环保产业制造升级步伐贡献新的力量。
曾慧慧博士、秦梦黎博士入选江西省科技厅、工信厅、教育厅、国资委联合公布的“科技副总”
“电瓷产业学院”获批立项江西省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建设项目
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工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人才“三链”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不断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离不开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更离不开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未来,党支部将以深化样板支部建设为契机,围绕中心大局,不断丰富党建工作内涵,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高校教育事业第一线。